
美國科羅拉多州化石顯示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後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複蘇的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參考消息網:美媒稱,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斯普林斯的郊外,研究人員發現了數千件化石。這些化石顯示了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後,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複蘇的。那起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導致大多數恐龍以及其他很多陸地和海洋生物喪生。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24日報道,該研究項目的共同負責人之一、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古植物學家伊恩·米勒說:“這是哺乳動物從恐龍時代的骨灰中崛起的時代。那個時代確實增進了我們對當今世界形成過程的了解。”
大多數哺乳動物滅絕了,但活下來的哺乳動物很快就在那個新世界站穩了腳跟。科學家們說,小行星撞擊地球後的10萬年裏,各種哺乳動物物種在總量上翻了一番。當時有些新物種在體型上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活下來的同類物種的三倍大。
與此同時,蕨類植物發揮了開荒作用。科學家們說,在大約70萬年的時間裏,蕨類植物先後又被棕櫚樹林以及胡桃林和其他樹林所取代,進而為快速進化的哺乳動物提供了新的食物來源。
這份21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的分析報告稱,海洋生物經過4萬年才開始複原。但此前很少有化石證據表明,陸地生命在那場災難後是如何自我恢複的。
經過數十年的尋找,米勒博士及其同事在他們最沒有料到的地方找到了證據——丹佛盆地西南角的一段岩溝以及草地和河床上。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考古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們一直在上述區域斷斷續續地研究那段曆史,其間隻在那裏發現了幾塊來自小行星撞擊地球時代的化石碎片。
2016年,科學家們將注意力轉向散落在該區域但長期以來一直無人問津的球狀沉澱物,名為凝岩。此類岩石有時形成於作為核心物質的化石的周圍。
在地麵上一片大約10平方英裏(約合27平方公裏)的岩層,他們迄今為止已發現超過1000塊動物化石。此外,科學家們還發現了數千種那個時期的植物標本,其中包括樹葉、樹樁、樹枝和整株樹苗。所有這些都可追溯至小行星撞擊地球後的那個恢複期。